2018年11月26日,一則“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引發了全世界的震動,這個項目的主要負責人賀建奎也随之爲全世界所知(zhī)曉。雖然文章中稱這個事件是(shì)“在基因編輯技術應用于疾病預防領域實現(xiàn)曆史性突破”,然而這個消息發布當日就遭到了全世界的強烈聲讨,科技界、醫學界更是(shì)發出一緻反對的聲音。
2018年11月27日至29日,在香港進行的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上,雖然會議(yì)主辦者仍舊(jiù)按照原定安排,爲賀建奎提供了發言和接受公衆詢問的機會,但(dàn)是(shì)在29日大會閉幕時,峰會組委會發布了相(xiàng)當于國際科學界共識的“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組委會聲明”。聲明結尾明确指出“在現(xiàn)階段,任何臨床使用生殖細胞編輯仍然是(shì)不負責任的”。
(圖爲: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2018年11月29日聲明)
這個貌似重大突破的事件,爲何在國内外科學界、倫理界引起如此強烈的抵制?通過近期各種文章的科普,讓高中生物知(zhī)識都幾乎要還給老師的筆者理清了以下幾個基本原因:
1、本次事件中所使用的這個CRISPR技術根本不是(shì)什麽新技術,自2012年起就已開始被用于對生物的DNA序列的編輯。
2、雖然這項技術已經被應用多年且操作簡便,但(dàn)因脫靶風險高,且一旦脫靶就會造成不可知(zhī)且不可控的風險,因此當前隻是(shì)被謹慎地應用于有限的疾病治療的研究中。
3、由于其風險不可知(zhī)且不可控,該技術在國際社會達成共識:禁止用于生殖細胞或早期胚胎細胞。
4、這兩個被編輯基因的嬰兒的出生,不僅是(shì)對其個體生命健康風險的不可知(zhī)與不可控,而且可能對整個人類的基因庫造成污染。後者則是(shì)在給全人類造成極大的、無法預測、無法控制的風險。
因此,所謂“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事實上就是(shì)實驗研究人員(yuán)将一個安全性、有效性尚未經過有效評估,但(dàn)風險性是(shì)确定且極高的,可能對全人類造成威脅的“試驗技術”,直接用于了人體。其行爲性質的惡劣,可能形成後果的嚴重,是(shì)不言而喻的。因此,筆者認爲:
“基因編輯嬰兒”的賀建奎及其團隊成員(yuán),可能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法 律 分 析——
第一百一十四條 【放(fàng)火(huǒ)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fàng)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fàng)火(huǒ)、決水、爆炸以及投放(fàng)毒害性、放(fàng)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 【放(fàng)火(huǒ)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fàng)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fàng)火(huǒ)、決水、爆炸以及投放(fàng)毒害性、放(fàng)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緻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财産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沿革和立法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2001年12月29日實施)頒布之前,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原條文爲“放(fàng)火(huǒ)、決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破壞工廠、礦場、油田、港口、河流、水源、倉庫、住宅、森林、農場、谷場、牧場、重要管道、公共建築物或者其他公私财産,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該條文“投毒罪”的定義表述修改爲“投放(fàng)毒害性、放(fàng)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應當指出的是(shì),修正案規定的投放(fàng)毒害性物質不僅包括了原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條文的“投毒”行爲,而且範圍更加廣泛。修改後的規定,不僅仍然包括原條文的規定的犯罪對象的範圍,也包括那些根據客觀形勢的發展,需要由刑法加以保護的各種可能受這一犯罪侵害的對象。
爲了防止可能出現(xiàn)投放(fàng)本條規定的“毒害性、放(fàng)射性、傳染病病原體”以外的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物質的犯罪,本條在具體列舉“毒害性、傳染性”物質後,采用了“等物質”的寫法,爲打擊可能出現(xiàn)的這類犯罪留下了空間。應當說,人類通過科學研究和試驗,利用毒害性、放(fàng)射性、傳染病病原體這些物質來造福人類,改善人類的生活條件和提高人類生活水平,并且提高人類與自然和危害人類的各種疾病做鬥争的能力。而且随着科學的迅猛發展,可以爲人類所利用、所認知(zhī)的新的物質不斷出現(xiàn)甚至被研制合成。這本身說明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不斷提高。然而,由于這類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破壞作用,有可能被那些居心叵測的犯罪分子所利用,作爲危害公共安全的手段和方法。這就不得不使我們在立法上要更具前瞻性,以适應這類新物質的不斷出現(xiàn)和懲罰利用這類物質進行的犯罪活動的需要。因此,本條在規定了“毒害性、放(fàng)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的同時,還增加了“等物質”的規定。
1、犯罪主體: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shì)一般主體,即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根據現(xiàn)有資料顯示,賀建奎及其團隊成員(yuán),符合本罪犯罪主體的構成要件,在此不予贅述。
2、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的犯罪主觀方面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行爲人明知(zhī)其實施的危險方法會危害公共安全,即危害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公私财産安全的嚴重後果,并且希望或者放(fàng)任這種結果發生。
詳細分析本案,我國有法律規範明确禁止以生殖爲目的對人類配子、合子和胚胎進行基因操作。具體法律規定包括:
« 2003年科技部和衛生部聯合下發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
« 2003年原衛生部頒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人類精子庫倫理原則》及其配套文件;
« 2016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頒布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
« 2017年科技部頒布的《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安全管理辦法》等。
根據賀建奎團隊對外披露的各種信息顯示,他們對這些法律和規範的要求是(shì)明知(zhī)的,因此在試驗過程中,制作了包括:倫理審查文件、對患者的知(zhī)情告知(zhī)性文件、對患者所謂的保險和資金保障承諾等在内的大量文件。這些文件的制作以及對外公布,都足以說明其團隊對于法律規定是(shì)明确知(zhī)曉的。
又(yòu)根據現(xiàn)有各方的聲明和新聞報道顯示,這些文件中絕大多數均存在虛假。這更進一步證明,賀建奎及其團隊成員(yuán)在對法律規範知(zhī)曉的情況況下,試圖通過一系列虛假的文件,使其實驗能夠披上一層合法的外衣。而其實驗的根本目的,就是(shì)要讓利用體外受精、經過遺傳修飾獲得的囊胚,植入人體生殖器官并經過孕育後分娩出生,獲得基因編輯嬰兒,用以對其所采用的基因編輯技術進行試驗和觀察。
(上圖爲項目經過醫學倫理委員(yuán)會審查的文件,被宣告虛假。)
上述事實均證明,賀建奎及其團隊對于所實施的違法行爲具有主觀故意,符合犯罪構成的主觀要件,且屬于直接故意。
3、犯罪客體:
本罪的犯罪客體爲公共安全,狹義解釋即指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産的安全,但(dàn)從廣義角度而言,公共安全還應當包括廣大社會公衆穩定甯靜生活的正常社會秩序。如果由于特定行爲導緻社會公衆對于安全生存環境形成恐慌,對公衆正常社會秩序造成負面影響,也應當屬于對公共安全的侵犯。
随着賀建奎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上發言,并公布了其部分實驗數據,根據某長期從事基因研究工作的人員(yuán)介紹:賀建奎并沒有在這兩個基因編輯嬰兒身上使用已經在動物實驗中取得一定進展的delta32這個變異,而是(shì)制作了另外三個變異(一個孩子是(shì)一個變異,另外一個有兩個變異),而這三個變異根據當前各種學術公開資料顯示,尚未經過任何細胞、動物實驗驗證。也就是(shì)說,賀建奎及其團隊,不僅是(shì)讓經過基因編輯的囊胚發育成人,而且通過這兩個囊胚向人類世界帶入了三個完全不了解的變異基因。暫且不說這變異基因可能對這兩個孩子造成什麽樣的影響,就其對整體人類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是(shì)非常明顯的。
前文已述,社會公共安全既包括直接的人的生命健康全權的受損,也包括社會秩序的安甯穩定。此次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其對社會秩序造成的破壞包括幾個方面:
(1) 在當下的社會輿論中引發動蕩,造成人心的恐慌;
(2) 被編輯的基因,通過這兩個出生的個體,極有可能對中國人群、甚至整個人類的基因池造成污染;特别是(shì)當這兩個嬰兒所攜帶的是(shì)三個純粹未知(zhī)突變的情況下,其未來可能對整個人類的繁衍和發展可能造成什麽負面影響,完全是(shì)不可預測且不可控的;
(3) 這個事件的爆發,有可能造成仿效效應,既然已經有了一個可以突破倫理底線(xiàn)的實驗性行爲,那麽不排除其他科學工作者也開始試圖突破倫理底線(xiàn)而進行各種違背倫理的試驗,導緻試驗數量和由此可能導緻的危險後果不可控。
(圖爲英國皇家學會成員(yuán)就“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事件接受記者采訪)
<p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